壹、自傳
如果說我的一生就像一場棒球賽,那麼現在就像是第二局有機會得分的時機,能不能掌握得分機會,只能靠自己打出勝利的歡呼!
一、家庭背景:嚴格但不失溫暖的家庭。
學生楊曜源,從小就生長在一個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在父母和伯父、伯母都有固定工作的情況下,奶奶一手把我們家四個小孩帶大。我是老么,姊姊和兩個堂哥都很疼我,父母工作之餘,犧牲自己在家的休息時間,陪伴我,教育我,使我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充足的環境下長大。好景不常,十歲時,父親被車禍奪走了生命,母親一手擔起家計的重擔,但仍然無中斷的教育我和姊姊。我們也很懂事,了解母親的辛苦,努力的過每一天,想快快長大卸去母親的重擔!
二、自我推薦:能文能武肯上進的我
我的興趣和專長都一樣,都是數學和棒球。我的個性喜歡投入心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也因為這樣,所以我的興趣就等於我的專長。數學這一科也許是大部分學生的痛,但對於我來說就好像一種遊戲,怎麼玩都玩不膩,解題的成就感總是讓我忘記時間,也因為這樣,我的數學從小到大都是名列前茅,別人遇到難題總是不願多想而把書翻到最後一頁找解答,我遇到難題就好像玩遊戲遇到魔王一樣,解不出來不罷休!課餘時間,我最愛的就是棒球,無論是看棒球轉播,或者直接到球場幫自己支持的球隊加油,都是我最愛的活動。要不然就是球隊練球時享受每一個打擊、每一次傳球,總之只要有棒球,快樂就會在我身邊,我喜歡棒球,我們的國球!有了棒球和數學,使我求學過程不孤單,我也會繼續培養這兩樣興趣,永不放棄!
三、小學時期:在快樂的學習中打好基礎
我從小就認為上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是父母想的比較多,怕我在公立學校被帶壞,也考量到小學的基礎必須打好,便把我送到了台北縣私立及人國民小學就讀。回憶起小學的六年真的很快樂,每天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同時也把功課顧的很好,每次考試的前五名總有我的名字,然而美好的生活也是有缺陷的。
在小三要升小四的那年暑假,父親因為車禍躺在病床上與死神搏鬥,但最後還是看不到我順順利利的升上小四而離開了我們,那時母親在傷心之餘,要我繼承父親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在之後的生活中我也活的更賣力,因為我知道,要學會獨立,才不辜負父親對我栽培的那份心。
四、國中時期:嚴格的學習環境中打造通往明星高中的橋
母親知道國中是升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於是讓我直升私立及人中學,在這所學校,我們每天都比其他公立國中多出四節課的時間,每天回到家都已經是晚上十點鐘,但辛苦也是有代價的,我們所打下的基礎是其他人的好幾倍。還記得國中的時候,數學在全校一直都是前三,學校的老師知道我有數學方面的潛力,要我擔任小老師負責教班上數學較差的同學,我想也不想就答應了,因為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夠進步,一同進入明星高中就讀。就這樣我當了兩年多的小老師,不遺餘力。最後大家也都很順利的進入高中,我也順利考取台北的第五志願-台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
五、高中時期:多采多姿且充實的高中生活
一進高中,校長便不斷的強調,高中生活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讀書、社團、交友」。其中我做的最好的一項就是社團。剛入學在選社團的時候,我毫不考慮的選擇了棒球社,因為棒球是我的最愛,沒有了棒球,生命中就好像少了一些東西而無法運轉。高一加入時,因為小學和國中接觸過,所以底子還不錯,加上我不服輸的個性,幾個月的練習下來已經足以擔任球隊的主將,在社團的良性競爭下,我們這些學弟也跟學長打成一片,目標一致,就是拿下北區高中棒球聯賽的冠軍!
升上高二,因為在北區高中棒球聯會的關係不錯,加上我的個性就喜歡挑戰一些別人認為困難的事情,便被推舉擔任北區高中棒球聯會第六屆的會長,這也是我高中生活中引以為傲的事情,我們聯會裡面有建中、成功、北一女、師大附中、大同、松山等......十三所學校,還曾經率領北區高中代表隊南下至高雄澄清湖棒球場與南區高中代表隊進行交流賽,雖然因默契不足而敗北,但也開啟了南北交流的大門。在擔任北區高中棒球聯會會長的這一年中,我學到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技巧、替別人服務的能力、舉辦活動的一些細節,更多的是領導幹部的能力,使我的經驗成長了不少!
高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場比賽,是在高二北區高中棒球夏季聯賽中,單場擊出了2支全壘打幫助球隊逆轉比賽,也讓我在學校裡面認識了不少朋友。
高中豐富的社團活動在我心中留下不少美麗的腳印,也讓我在好友欄上增加了不少筆資料,待人接物的道理學了很多。在流汗播種的過程中,學到了咬緊牙根不放棄的精神,也是這種精神讓我球技進步,始終能替球隊立下功勞。當然,學到最多的是團隊合作的默契,畢竟這在一支球隊中是最重要的!多采多姿且充實的高中生活,活躍了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