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7日

台大大氣科學系

面試方式:
1先給你30分鐘時間閱讀一篇文章(變色的天空—第八章變遷與永續的發展),若有需要,可利用所備之紙筆記載摘要或心得,並隨身攜帶作為面試時之參考資料。
2面試時採多對一方式,試場備有一本剛剛閱讀的書(變色的天空)。

面試問題:
1 2分鐘自我介紹。
2閱讀後的心得。
3針對書中內容出題。
4解釋季風成因。
心得:
高二時,儼然成為學校或社團重要的幹部,因此如何善用有限的時間,兼顧課業與外務是很重要的。在這個階段,已大致確定了自己的性向,此時需深入瞭解各個學群的不同,知道自己所喜歡的學群或科系,有些人總以為等到高三再來思考這些問題還不遲,其實那是大錯特錯的觀念,升上高三後隨即面臨一連串的大考小考模擬考,根本沒時間能深入思考,等到班級成績百分比發下後,已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考慮,除非你不想利用推甄這個管道升學,否則要一個高中生在短短幾個星期內決定未來大學四年要念的科系,是有點困難,且推甄上後又不能轉系;而好不容易選擇了一個科系,又要面臨被別人擠掉的危險,因為一個高中學校只能針對一個科系推薦2名學生(15班以上可推薦3名),所以,在高二時,先選擇一些自己喜愛的科系,以便升上高三時,能順利的報名喜歡的大學校系。
等到高三發下成績時,就得認真選擇符合自己的校系,有了高二時的探索,面臨真正的決擇時也較有把握,比起其他那些還找不到方向的同學們,你已經贏在推甄的起跑點上,若此時你無法通過校內初選,也不要灰心,還有一種申請入學的方式,這和推甄不同的是不需要靠學校推薦,因此沒有名額的壓力,況且不限制申請一個校系,你可申請很多間大學,但每間只能申請一個校系,不過目前開放申請的校系也還算少數,名額也不多,雖然如此也是一種不錯的管道。
無論是推甄或是申請,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本身要積極,學校無法將全部的資訊都提供給你,有些還是要靠自己去尋找,況且申請入學報名的日期各校不同,最早有在11月份,最遲也有在隔年3月份,因此校方不可能一一督促你準備。就我而言,則是參加推甄及申請入學兩種管道,且申請入學11月份報名時,還得繳交自傳、讀書計畫、師長推薦函等備審資料,那時候除了顧好課業外,還要分心準備資料,簡直是忙得不可開交,當然在那種情況下,成績也有點退步,但畢竟是把時間用在有用的地方;當時曾經有同學問我:「如果不幸推甄第一階段沒過,那妳這些資料不就白準備了嗎?」但實則不然,至少我報名申請時就需繳交一份,因此一來不會擔心白白浪費時間在這上面,二來即使我第一階段通過後,也不必手忙腳亂的準備資料,其實從公佈篩選結果到面試日期也不過三個多星期,又要準備資料又要多念些相關書籍,時間是很急迫的,事後也證明這個方法較有效率,只要將當初的資料加以修改,很快就有時間全心準備面試,比起其他人顯然輕鬆了許多。
自 傳
一 成長、求學過程
從小在父母辛勤的努力下,使我們家的生活可算是不虞匱乏,不但從幼稚園開始就接受美語教育,也參加了多項才藝班,例如電腦(附件一)、鋼琴、心算(附件二)、作文……等等。
父母對我和弟弟的關心照顧總是無微不至,國小國中時因九年國教為學區制的關係,學校距離家裡十分近,走路僅需約五分鐘的時間,但父親總是會特地早起,只為了送我上學,從不嫌累,當初,年紀小並沒有想那麼多,有時父親沒起床還會故意去叫醒他,現在回想起來總覺自己太任性,不懂得體諒父母,他們養育我的恩情,實在是筆墨難以言喻。
國中就讀於台北市立大同高中國中部,而高中聯招放榜後,很幸運地回到我的母校─大同高中就讀,在同一塊土地上,度過了我的中學生涯,我和〝她〞的情感也就這麼一點一滴的累積,至今已有五年多,因大同是近幾年才改制為完全中學,可說是我和大同一起成長,也是大同校史的最好見證人。
在家中為長女,因此從小在課業方面漸漸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再加上有好強不服輸的個性,凡事都盡全力去做,並且會考慮多方面的問題,以期達到完美的境界,不過也正因如此,做事很少假手他人,總固執的認為自己可以獨立完成,因此常常使自己過於勞累。
二 興趣、專長
在小學時,我曾研習一陣子的電腦課程(附件一),有了基礎後從此就靠自己摸索、嘗試,當然這其間也會遇到問題,有時詢問同學或是和弟弟討論也都能解決我的疑惑。此外,在社團中我負責擔任文書處理的工作,因此常常會需要使用電腦,對我而言無論是表格製作或是排版問題都能得心應手。高二暑假期間,我也開始計畫架設本校童軍團網站(附件三),希望能讓自己的社團成為大同第一個有網站的社團,幸得資料十分齊全,網站的重點就在於連結與排版,所以工作進行的很順利,做網站對我是一項重要的突破,也更讓我體會到「有志者事竟成」的真諦。
從小就開始學鋼琴,一直到國三才因課業繁忙的關係而中斷,當初練琴時不免覺得很辛苦,但畢竟是值得的,在壓力頗大的高三生活中,偶爾彈彈琴,放鬆一下心情,那種自彈自唱的感覺真是過癮,有種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安逸。
除了學琴外我也曾學習珠心算,在母親的鼓勵及督促下,我在小學畢業前就達到珠算三級和心算二段的成績(附件二)雖然升上國中後因課業壓力漸增,而無法繼續練習,不過心算已在我生活中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而在功課方面對較繁雜的計算更是降低我錯誤的機會,速度也增快不少,因此我的數學始終能保持一定的水準(附件四)。
此外我有收集東西的習慣,例如:電話卡、公車卡等等,其中最具價值的就是那張「中國通用電話磁卡首發紀念」(附件五)。平時我就有閱讀報紙的習慣,自從高中起就開始收集剪報,內容很廣泛如:大氣、科技方面的新聞,或是資訊、社會、人文……等等,這使我充實許多課本以外的知識。
三 擔任幹部、競賽成果
因我的負責與細心,使我曾三度當選總務﹝含社團﹞,在處理事情之前我都仔細計劃後才去做,因此,在同時身兼數職時,都能將份內的事情處理得有條不紊,即使同時身為班上和社團總務時,也都能勝任愉快。(附件六)
高一時,學校舉辦多項班級性活動,藉以凝聚班級的向心力,在詩歌朗誦比賽中我們以鄭愁予的〝燕雲〞一詩獲得第四名,並以 〝I will follow him〞在英語歌唱比賽中贏得第一名,此外在校慶啦啦隊比賽中,靠著全班同學團結、合作的努力下,同樣也獲得第一名的榮譽,升上高二後,也曾參與英語話劇比賽的幕後工作,雖然準備時間很匆促,但本班仍然拿到第二名的成績,這種種都成為我不可抹滅的回憶。(附件七)
興趣的驅使之下,高二高三報名參加高級中學自然科學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組﹞,在校內初選方面連續二年都得到第二名,獲得代表學校參加競賽的機會,第一次參加全台北市競賽不免有些緊張,以至於無法徹底發揮實力,而在八十七年度的比賽中不但通過第一階段初選參加第二階段口試,還獲得台北市三等獎的殊榮,這正代表我的實力受到肯定,當然也都要感謝老師給我的指導,才能有此嘉績。(附件八)
在大同這六年的期間令我最驕傲的莫過於曾經三度當選班級優良學生,除了感謝同學們對我的支持與鼓勵,更要感謝所有老師對我的教誨,同時也為我的努力留下了最好的證明。(附件九)
四 社團經驗
高中生活裡,社團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高一參加童軍社,在同屆伙伴一起努力下,漸漸發展出規模,在八十六年底蘭姐女童軍正式報團,可謂達成一個階段性任務。
此外我也曾參與計畫露營活動,如寒訓露營(附件十),事前的準備充分因此活動進行得很順利,同時也讓我瞭解到合作的重要性,而在校慶、畢業典禮、校長會議等場合中也常見到童軍協助服務(附件十一),甚至到台北市立重慶國中幫忙搭設校慶營門等等,對於服務我總抱持著全力以赴的精神,貫徹童軍的銘言:「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對我而言,快樂的秘訣無他惟有服務而已,這種感覺只有靠親身去體會才能夠了解。
八十六年十一月初,本校童軍團邀請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的教練到校內舉辦初級急救員訓練活動,在二天的密集訓練後,我學到許多面對緊急情況的應變能力和心肺復甦術等,也深深地感到急救的重要性,正確的急救,往往可以挽救更多垂危的生命,結訓時,我順利通過測驗,成為紅十字會初級急救員。(附件十一)
在八十六年底,很榮幸被選為本校蘭姐女童軍副主席(附件十二),我很珍惜這個替大家服務的機會,讓我得以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及榮譽心。這二年在社團中學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尤其是待人處事上更增添許多智識及技巧,童軍為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樂趣,也使我得到許多寶貴的友誼。
五 校外活動
在八十七年十月上旬參加了台北市天文教育館所舉辦的「市民天文研習營」活動,讓我對天文方面的知識充實許多,但令人惋惜的是研習當天,天氣不穩定,使我們觀星的過程不是很順利,如果天氣預報能為大家做更廣泛及精準的預測,或許天文台就能選擇天氣晴朗的日子舉辦活動,使大家能盡情享受觀星的樂趣。
在八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很高興能有機會參加由台大氣象傳播社所舉辦的演講活動,任立渝先生主講—「氣象與各行各業的關係」經過本次活動讓我對氣象有了另一番的認識,每次一提到大氣科學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氣象主播,實則不然,氣象在台灣至今仍未發展起來,國外有許多氣象公司負責觀測氣象資料專門賣給需要的業者,如遊樂園事業就很需要這一方面的資訊,想必這也將會是台灣未來發展的趨勢,現階段正需要本科系的學生往這方面研究,具體找出氣象與各行各業的關係,讓業者相信並認為有這方面資料的需求,相信將來國內一定也可以發展氣象事業。
此外我也參加了「氣象生活營」(附件十三)的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但收穫卻不少,大哥哥大姊姊們以輕鬆活潑的方式讓我們知道常見天氣現象的成因,同時學習到氣象儀器的原理,並親自動手製作氣壓計和實際操作模擬雲的實驗,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最後一天的放探空氣球活動,我們不僅看到整個觀測的經過,還有機會親自操作經緯儀去追蹤空氣球,十分有趣,看著不斷傳回來的數據,心中有份難以言喻的感覺。
六 展望
對大自然的喜愛,引起我對大地萬物的興趣,每當與童軍伙伴到野外露營,白天觀察營地四周的植物,抬頭看看藍天上變化多端的白雲,晚上少不了的定是觀星活動,最令人感到可惜的是露營時常常碰到下雨,使我們乘興而往敗興而歸,因此氣象觀測、天氣預報的能力對於喜愛野外活動的人而言,是很重要的。
居住在臺灣的民眾,肯定對颱風不陌生,位處颱風路徑要衝上,平均每年有3~5個颱風,三年前的強颱賀伯,挾帶著大量狂風暴雨侵襲臺灣,引起重大災情,而去年瑞伯來襲,也使得北部地區多處淹水,造成民眾的不便,但如果颱風沒有登陸,則當年冬天南部就可能發生水荒,因此颱風與臺灣的關係甚是密切。再加上臺灣正好位於西太平洋颱風平均路徑的轉向點附近且山脈地形複雜,因此預報工作格外困難,據知本系將和中央氣象局等單位合作,在八十八年夏天,以澳、美研發的「無人飛機(Aerosonde)」,飛進颱風暴風圈內,收集第一手即時觀測資料,屆時一定能增加預報的準確度,相信這是所有身為大氣人所希望見到的。
「溫室效應」,使得大氣溫度升高,溫暖了地球表面,嚴重時會導致南極冰山融化,使得全球海平面上升,科學家也相信南極大陸的累奈冰棚分離與全球暖化現象有關。此外「臭氧洞」的問題也是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環保問題,在加州大學的羅蘭教授提出臭氧洞擴大與人造的冷煤有極大的關係的理論後,引起全世界的恐慌。近年來的熱門話題莫過於「聖嬰現象」去年世界各地出現各種反常天氣,諸如暴風雨、水災、旱災等,已在去年前十一個月對全世界造成至少八百九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並奪走三萬二千條人命。這一切都顯示氣象對人們的影響甚鉅,而這方面的研究更是刻不容緩,在我國太空長程計畫中,衛星三號預計發展「低軌道氣象衛星星系」,將由八到十二顆微衛星組成,提供全球電離層動態監視、太空氣候及氣象遙測應用,以及大氣科學研究,若是通過美國NASA評選,將擴大計畫,成為世界少有的大規模衛星群計畫,對於全球氣象分析提供更多的資訊。
現今臺灣社會最缺乏的是基礎科學的專精人員,若明年無人飛機能順利完成任務,或者四年後中華衛星三號發射升空時,都會得到大量數據,屆時正需要許多大氣科學方面的人才,進行深入的研究探討,發展出適合本土的預報模式,以增加預報準確度,相信對於種種的天災,更能提早進行防災工作,減少傷亡及損失。
大氣科學是地球科學中最重要的一環,它影響著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活動,大氣為我們帶來四時的更替,也不免帶來了天災,危害我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徹底瞭解大氣的各種性質,進而設法改造大氣,正是我的理想,除了地球科學方面外我也會著重於電腦資訊等相關領域的發展,期望能成為兼具多種才能的全方位學生。
讀書計劃
如果有幸獲得貴系錄取,我會利用四月份到開學前這將近半年的時間,參加各種活動以充實自我。如選擇電腦課程,增加軟體的知識同時也奠定硬體觀念的基礎,此外我也計畫參加英語訓練,加強外語能力,為將來的課業作準備
此外計畫好好利用未來的四年充實自我。在大一、大二時,先將基礎科學部份奠定良好底子,大一必修的「大氣測計學及實習」科目是我最有興趣的。大三、大四時,計劃在必修科目之外選修「大氣遙測」、「衛星專題」等科目,往「大氣觀測領域」深究。此外,除了本系的課程,也考慮選修外系相關課程,如:衛星定位、電路學等等。
大氣測計是大氣科學中與電子、電腦、機械、航空、通訊等其他領域交集最大的科目。電腦對氣象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全球天氣數值模式需要利用龐大的物理公式,透過精密的計算,預測數分鐘、數小時到數天的未來天氣,甚至於進一步嘗試預測下一個世紀的氣候,現今全世界有數十部的超級電腦正為大氣進行複雜的計算,以求得精準的天氣預報。因此在大氣專業科目外,我也計劃選修電腦資訊方面的科目。電腦對一個氣象人員,無非是一位好幫手。
除了以「大氣觀測領域」為主,還計劃修習「地球科學教育領域」課程,對地球科學的喜愛是我選擇本系的原因之一,在專研大氣學外,也希望對地質學、海洋學、天文學有所涉獵,對我們所居住的星球,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也希望在選修本科系以外,選擇日文為我的第二外國語文,據知在日本有 17家氣象公司,其中規模較大者,每年營業額達到千億左右,究竟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市場?難道台灣做不到嗎?因此希望能有機會到日本參觀,藉以學習國外經驗,讓台灣這方面能開始發展起來。
在學風自由的臺大校園,多采多姿的社團活動非其他大學可比擬,因此在專業研究之餘,我會善用此項資源,選擇適合我的社團,增加待人處事的經驗。未來希望參加服務性質的社團,增加幫助他人的機會,或是選擇音樂性質的社團,讓我能在科學與人文之間取得平衡